携手共赴河南林州 | 林州抗癌模式与红旗渠精神研讨会举办
2025 年 5 月 12 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主办,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协办的 “林州抗癌模式与红旗渠精神研讨会” 在红旗渠迎宾馆隆重召开。北京陆士新医学基金会理事长王成锋、副理事长赵磊、理事长助理郭黎平和陆士新女儿陆欣一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乔友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宣传处周彩虹处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医学史系主任王勇副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室主任赵方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范金虎、孙秀娣、武燕萍,云南省红河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依安县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以及北京医疗队老队员、林州市各医疗单位,齐聚一堂,围绕林州食管癌防治经验与红旗渠精神的融合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现场
历史溯源:追溯 60 余年防治历程
会议召开前,参会的专家教授们实地参观了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及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院史馆展厅。展厅内,一幅幅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北京医疗队在林州扎根基层、开展食管癌防治工作的艰苦历程,珍贵的实物与史料引发了对两代人携手抗癌的深情回顾,也为研讨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调。
参观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和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院史馆展厅
多元视角:解码“林州经验”的全球价值
研讨会上,林州市政府领导蔡晓军、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宋庆华分别致辞,对长期支持林州抗癌事业的专家团队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此次会议对传承红旗渠精神、推动区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林州市政府领导蔡晓军
林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宋庆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乔友林教授以 “从林州到世界食管癌防治的中国智慧”为题,从全球流行病学视角解析了林州通过早筛早治、人群干预等策略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成功经验,展现了 “中国方案” 对全球癌症防控的借鉴价值。受原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室黎钧耀主任委托,杨欢代为宣读的“林州抗癌模式的中国及全球健康价值:我与中国癌症地图集的渊源”,进一步阐释了林州研究在国家癌症防控体系中的基石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陆士新医学基金会理事长王成峰教授深情回顾了“陆士新教授在林州工作岁月”,展现了老一辈专家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医者情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室主任赵方辉教授聚焦 “肿瘤防控思政基地建设”,提出将防治实践与红色教育结合的创新思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范金虎教授讲述了“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的技术突破与数据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宣传处周彩虹处长讲述了“北京医疗队红旗渠精神课题研究进展”,揭示了医疗队60年坚守背后的精神内核。孙秀娣、武燕萍研究员分别回顾了“我在林州的岁月”和“林州食管癌防治工作史”。
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院长王庆伟在《林州经验对中国癌症防控政策的推动作用》报告中,总结了 “政府主导、专家下沉、群防群控” 的基层抗癌模式对国家分级诊疗及慢性病防治政策的启示;名誉院长焦广根以 “生命至上 仁者之心”为核心,讲述了北京医疗队与林州百姓携手抗癌的感人故事。此外,来自云南省红河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等医联体单位代表也分享了区域癌症防控的实践经验。
精神传承,继往开来
陆士新医学基金会受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基金会以陆士新院士的名字命名,以传承其崇高精神。陆士新(192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6日),是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原院所长。
陆士新院士的科研生涯,与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林县是全球食道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陆士新院士带领团队,深入林县,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事超负荷、艰苦的研究工作达15年,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大量突破性研究成果。
陆士新(右二)在河南省林县工作时的留影
他走遍了林县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不懈的努力,陆士新院士在林县收集的实验样品中发现了亚硝胺类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的存在,且含量均高于食管癌低发区。最为重要的是,在酸菜和胃液中还找到了能引起动物食管癌的特异亚硝胺—甲基苄基亚硝胺,并最终证明甲基苄基亚硝胺是诱发人食管上皮癌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是世界食管癌病因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是中国肿瘤病因学在国际上重要的里程碑。
此次基金会有关领导及陆士新女儿陆欣参会,并参观了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院史馆展厅,以及林州红旗渠、129师旧址,实现了两代人的精神传承。基金会将在陆士新院士崇高精神的引领下,通过科学研究和公益行动改善公众健康,推动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基金会一行参观“北京医疗队精神”纪念碑
从左至右:赵磊、郭黎平、王成锋、陆欣
践行前辈精神,赋能健康中国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回顾总结了林州60余年抗癌实践中形成的“防 - 治 - 研 - 教”一体化模式,更通过红旗渠精神的纽带作用,将医学攻坚的科技探索与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基层肿瘤防控从“经验积累”迈向“理论输出”的新阶段,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